螳螂能够制服自己对手的法宝不是“尖牙利齿”,而是它们高度特化、布满尖刺、力量强大的前肢——如斧似锯的捕捉足。螳螂的捕捉足上长有锋利的尖钉和尖刺,能牢牢抓住猎物。哪个可怜的小东西一旦落入螳螂的魔爪,几乎就没有逃脱的机会。螳螂没有毒液,没法靠下毒征服猎物,所以它的第一步就是摁住猎物的脑袋,猎物往往很快就停止挣扎。随后,螳螂用它强劲有力的咀嚼动作顷刻间结束了猎物的生命。
螳螂是“昆虫猎手”的杰出代表,它们从不挑食,只要大小合适并且能够得手,就愿意尝试不同的口味;它们也很擅长伏击,“守株待兔”是惯用的策略,缓步潜行是标准的动作,而闪电般的攻击则是常胜的保障。
虽然,个体较小的猎物不会影响螳螂们的食欲,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苍蝇落在面前,它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信手拈来,津津有味地享受一番;但是,与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较量,无疑更能展示它们的力量和技巧,加之“螳螂捕蝉”这一典故的渲染,使得捕蝉的螳螂成为昆虫“角斗场”上一枚耀眼的明星。
“螳螂捕蝉”绝不是传说
当你漫步在林中,习习清风驱散你的烦恼,咿咿蝉鸣牵动你的思绪。如果你仔细寻找,就会在叶片掩映的树干上找到我们的“歌手”——努力歌唱着吸引异性的雄蝉。它们将翅膀用力,腹部微微抬起,鼓动胸部的鼓膜,演奏出高亢而单调的乐曲。
就在雄蝉醉心于自己歌喉的同时,一段绿色的“树枝”伴着它单调的节奏缓缓爬向它!螳螂依靠捕捉足上一条小缝倾听蝉的鸣叫,确定了蝉的位置;而螳螂不断摆动的触角能捕获靠空气传播的气味分子,仔细嗅着周围环境,提防着危险。
鸣叫中的蝉也似乎感觉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,它突然警觉起来,停止了鸣叫,用两只大大的复眼和头顶的三只单眼观察着周围的景物,试图将潜在的敌人从周遭的背景中区分开来。而它所见到的,只有风中摇曳的树叶和一段同样在缓缓摇摆的“树枝”而已。“树枝”停在原地,用自己的节奏晃动着,虽然不能和周围树叶的晃动同步,但也骗过了雄蝉的眼睛。伴着雄蝉重新开始的歌声,它再次爬行,一边晃动身体,一边接近愚蠢的鸣蝉。
此时的螳螂,依靠特殊的头部和复眼锁定目标。与其他昆虫不同的是,螳螂的头部能做大幅度的旋转,可以四面张望;而螳螂的眼睛对细小的动作十分敏锐,不论来自哪个方向,它们都能迅速认出天敌、抓住入侵者。螳螂的视力也非常发达,和食肉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一样能看到立体影像,这就意味着它们能精准地判断距离远近。
突然,“树枝”的前端闪出两道阴影,随着阴影接触到蝉的身体并牢牢地刺入蝉的身体,我们终于看清那对镰刀般的前足——螳螂的捕捉足。突如其来的攻击让蝉措手不及,它嘶叫着,扑打着翅膀,想要摆脱“死神的魔掌”。但是,锯齿一样的倒刺已经深深刺入了它的体内,即使它再奋力地挣扎也无济于事;慢慢地,它被螳螂拖到胸前,在螳螂细小的口中被一点点撕碎、吞食。得手的螳螂小心地咀嚼着猎物的头部,直到蝉的“大脑”被完全摧毁,彻底失去逃跑的可能后,才开始品尝肥厚鲜美的其他部分。
就这样,刚刚还生龙活虎的歌手消失在小树上,只剩下大腹便便的猎手待在那里仔细清洁着自己的猎杀工具,守候着这片属于强者的林地。
看了这么多关于螳螂的故事,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小动物们的精彩生活吗?那就请先“翻开”我们的《草丛日记》自然科普视频,一探究竟吧!
购课必读:
1.本课程共15节课,课程已全部更新
2.原价39.9元的课程,仅需19.9元即可获得
3.打开“育到课堂”公众号,点击右下角“我的课程”→“我的已购”,进入即可收听回听课程
4.本产品为虚拟产品,一经订购不退不换
5.购课后,如想加入育到课程群,请添加客服微信(fmbdcrmm),发送购买凭证即可
购买方式
方式一
方式二
感谢你看到了最后,所以下面是福利时间啦!
《草丛日记》精彩视频,先睹为快!
制作团队
北京出版集团旗下
《少年科学画报》杂志
获取更多好玩儿的科普知识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